-
活動時間113 年 12 月 13 日(星期五) 19:00-21:00
-
活動地點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第一會議室(學術活動中心 2 樓)
-
主講人:張惠蘭 (東海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
藝術可以做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及人文環境之間密切互動關係的永續經營與調整的重要媒介。臺灣從一九九二年文化藝術獎助立法通過、接著一九九八年所頒佈的「公共藝術設置辦法」,明文規定公共藝術的設置過程中必須納入民眾參與、強化作品的公共性內涵及藝術原創精神,逐漸呈現出將藝術品置入公共空間中多元的樣貌。
公共藝術可以帶給市民對戶外空間設置藝術品有新一層的認識,讓藝術品從特定的美術館走向與群眾生活產生密切關係的場域。
講座邀請群眾透過公共藝術所涉及作品與觀者的審美經驗引發共鳴與互動的創意、文史記憶、場所精神、生活美學和社會的互動性外,也可藉此對環境美學的塑造的探索與討論,提升對美感的鑑賞與興趣。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
策劃執行單位:灃舍彩